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药》 > 1999年第0期
编号:10498774
跟痛症机理与手法治疗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药》 1999年第0期
     作者:何保宗

    单位:新加坡

    关键词:跟痛症;跖腱膜劳损;跟骨骨刺症;手法医学

    广西中医药99zk34 Mechanism and Manipulation of Calcanodynia

    He Baozong Singapor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echanism,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he diagnosis and the treatment of calcanodynia caused by the strain of plantar aponeurosis and the spur of calcaneus. The two different manipulations for these two cases are also discussed.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calcanodynia; strain of plantar aponeurosis; spur of calcaneus

    跟痛症又称“足跟痛”,即足跟底部局限性疼痛,临床上多发生于40~60岁的中年和老年人,体型肥胖妇女尤为多见,可由跟骨底面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所引起。急性者如行走时足部突然踩着硬物,或下楼时足跟着地过猛,都可发生;慢性者可由于跟部筋骨失养,遭受长期牵拉刺激而引起足跟慢性疼痛,也有因足跟底部骨质退变、增生发生足跟痛者。

    跟痛症并非疾病名称,而是一种症状。引起足跟痛的病因有多种,跖腱膜劳损、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等均能引起本症。本文主要介绍因跖腱膜劳损及跟骨骨刺所引起的跟痛症。

    1 跖腱膜劳损

    1.1 发病机理 跖腱膜是足底深筋膜浅层覆盖足底肌的浅面,位于足底部,跖腱膜由3部分组成。内外侧带既小又薄,分别覆盖外层肌和小趾外层肌。中央带最厚,最强韧,呈三角形,受力也最大,其深面与趾短屈肌密切结合,向前逐渐增宽变薄,于跖骨小头分为5束,分别伸向1~5趾,平跖趾关节处各束又分为浅、深两层,分别抵止于足底前端皮肤和移行于各趾腱鞘。
, 百拇医药
    在正常步态中,跖腱膜经历了从足跟着地时的旋前力到全足着地足趾离地时的旋后力这种松弛、紧张循环交替的过程。在全足着地时跖腱膜张力增加,在足趾背伸蹬离地面时达最大。跖腱膜对维持纵弓的稳定有一定作用,任何作用于纵弓的扭力均对跖腱特别是其跟骨结节内侧突起点即跖腱膜附着处产生最大的牵张。因此长途跋涉,负重行走,持续的肌肉、肌腱牵拉等反复作用,如作用力超过跖腱膜的承受能力,会导致跖腱膜劳损,形成炎症而引起足跟痛。尤其是中年后跖腱膜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组织失去弹性,则更易受到损伤形成炎症而产生疼痛。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急性损伤者多表现为足跟着力处疼痛,不敢行走,尤其畏行凹凸不平道路。检查时可见足跟肿胀,拒按,跛行,局部压痛明显。

    慢性损伤者起病缓慢,可有数月甚至数年病史。患足跟下及足心疼痛,足底有紧张感。早晨起床后站立时疼痛较重,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疼痛又加重。多数为一足发病,患部一般无红肿,得热则舒,遇冷加重,且多伴肾虚证。检查跟骨结节前缘有压痛,牵扯患足跖腱膜可使疼痛加重。
, 百拇医药
    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但多可在侧位片上见跟骨底面结节前缘有大小不等的骨刺。但骨刺并非本症特征,有骨刺者可无症状。因此X线摄片仅供参考。

    1.3 治疗手法

    1.3.1 患者俯卧位,两腿伸直。医生用拇指按揉承山、太溪及昆仑等穴;然后使患者足跟向上,在压痛点用拇指施屈指点法或弹拨法,以松解其痉挛和分离其粘连的软组织;最后用掌揉法加速局部血液循环。

    1.3.2 患者仰卧位。医生用法或按揉膝外侧至外踝,再用拇指按揉三阴交、照海、中封、申脉、解溪等穴,每穴1min.

    1.3.3 患者仰卧位。医生一手握跟骨处,另一手握足趾,分别向内或向外旋转踝关节,反复操作数次。

, 百拇医药     1.4 注意事项 患者宜穿软底平跟鞋,并在鞋内足跟处垫以海绵软垫。应尽量减少足跟的承重。减少行走及站立时间。

    2 跟骨骨刺症

    2.1 发病机理 跟骨是足骨中最大者,近似长方形,位于距骨下方,前2/3承托距骨,后1/3形成足跟部的隆凸。跟骨上面有3个关节面,分别称为前、中、后距关节面。跟骨前端有关节面与骰骨构成的关节,称跟骰关节。跟骨后端向下突出,称为跟骨结节。站立时,足骨以跟骨结节和第1、第5跖骨头三点着地,而跟骨结节是主要的承重点。

    跟骨骨刺症多发生于跟骨底面结节部分的前缘。由于跖腱膜和足底肌在其附着处受到反复牵拉引起慢性损伤性炎症,炎症刺激进而诱发骨刺形成。有时跟骨骨刺并无症状,当骨刺方向与着力点成斜角时,才会出现足跟痛。

    2.2 临床表现与诊断 多见于40岁以上中年人,女性较男性多发。起病缓慢,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疼痛多发生在一侧。跟骨跖侧疼痛,常发生于早晨起床后开始踏地时,或久卧、久坐后突然站立时疼痛加重,行走片刻后疼痛可逐渐减轻。检查足跟部有明显压痛点。压痛点位于跟骨结节内侧。
, 百拇医药
    X线片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如X线片显示有骨刺(常发生于两足),只能确诊骨刺形成。据报告,绝大多数跟骨骨刺无疼痛。只有当骨刺方向与着力点成斜角时才会引起疼痛。

    2.3 治疗手法

    2.3.1 患者俯卧位,患肢屈曲,足底向上。医者于压痛点处进行揉按和刮压,继用木槌叩击,用力不可太猛,要适当。叩击后医生用拇指指腹在足跟部作轻揉按摩,从足跟部沿跖腱膜往返3~5次。

    2.3.2 弹拨压痛点,弹拨方向应与跖腱膜相垂直,手法用力要轻柔。

    2.3.3 按揉昆仑、太溪,承山、三阴交、金门、中封、太冲、照海、申脉等穴。擦足跟部及涌泉穴,以透热为度。

    2.4 注意事项 急性期应多休息,减少承重,减少站立和步行时间。平时宜穿软底鞋,鞋内放置软垫,与足跟痛痛点接触处的软垫部份宜挖空,以减少局部刺激。

    1999-08-01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