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中医药》 > 1999年第0期
编号:10505641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广西中医药》 1999年第0期
     作者:陈忠和

    单位:广西中医学院 530001 中国广西南宁

    关键词: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应用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中西医结合疗法

    广西中医药99zk41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病症,是急、慢性腰腿痛患者常伴有的一种损伤综合征。它多因间接外力或腰骶部骨、关节创伤性炎症波及而受损。由于其局部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特点,常引起坐骨神经、骶尾部的神经刺激及盆腔器官功能紊乱症状,临床常诊为“坐骨神经痛”或盆腔各有关器官的疾病,忽略了对梨状肌损伤的诊治。

    1 应用解剖

    梨状肌是臀部深层的肌肉,起自S2~4椎体前面,沿骨盆壁向外下行,通过坐骨大孔将该孔分为上下两孔,止于股骨大转子。其作用是协助附着于骨盆和髋周的肌肉,完成髋关节的外展和骨盆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
, http://www.100md.com
    梨状肌的神经支配是S1~2神经。梨状肌上孔有臀上神经、臀上动、静脉通过;梨状肌下孔有臀下神经、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动、静脉及阴部内动脉通过。

    第一军医大学孙博等发现:有(5±2.18)%的梨状肌,除正常起点外,尚有起于盆外的异常起点;有(5±2.18)%的梨状肌与臀中肌肌腹融合;有(8±2.71)%的梨状肌与臀中肌间有肌束移行;尚有(12±3.25)%的股后皮神经或(2±1.40)%臀下神经穿过梨状肌肌腹。

    潘铭紫解剖722例成人肢体,观察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其中坐骨神经总干穿出梨状肌者占61.6%,为正常型;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以上分支,胫神经穿出下孔、腓总神经穿过梨状肌者占34.9%;其他变异者占3.5%,为变异型。坐骨神经中含有交感神经纤维,若此神经受损,可引起下肢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从腰部延伸下来的交感神经纤维与S2~4发出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在骶髂关节前面、梨状肌附近形成丛,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道及盆腔器官。由盆神经发出阴部神经(亦称勃起神经),影响阴茎或阴蒂的勃起。梨状肌的损伤若波及此神经丛,可出现盆腔器官的功能紊乱症状。
, 百拇医药
    梨状肌周围有多条神经、血管通过,而有些神经变异较大,一旦该肌损伤,就会出现较复杂的症状。

    梨状肌的体表投影区:自髂后上棘与尾骨间作一连线,在此连线上、髂后上棘下2cm取一点,自此点与股骨大转子的连线,即为梨状肌投影区。

    2 病因病理

    2.1 梨状肌的急、慢性损伤 某种不协调的动作如髋部的突然内旋或外旋动作,梨状肌被牵拉,导致筋膜撕裂而致伤。在急性损伤期,发生梨状肌血肿、炎症渗出、体积胀大,刺激压迫其附近的神经而产生症状。在慢性损伤期,梨状肌萎缩,髋关节外旋乏力而致患肢不同程度内旋。儿童不明原因的下肢疼痛、乏力、轻度跛行,步行时呈现不同程度的“O”形或“X”形腿,可能与此肌的急、慢性损伤有关。此外,儿童接受臀部肌肉注射,药物的渗透、刺激或注射针的机械损伤,也可造成梨状肌的急、慢性损伤。

    2.2 炎症 波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如创伤性炎症或风湿、类风湿、结核等)或盆腔器官的炎症波及梨状肌时,可引起该肌的急、慢性损伤。
, http://www.100md.com
    2.3 神经营养障碍 腰骶部骨、关节或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刺激或压迫腰、骶神经丛,导致梨状肌营养障碍,发生肌肿胀,最终引起肌萎缩。如腰椎间盘突出、椎弓峡部裂或椎体滑脱、骶髂关节损伤或错位等对腰骶部神经的刺激与压迫,造成梨状肌营养障碍。

    3 临床表现

    3.1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较复杂,既有梨状肌急、慢性损伤引起的症状,也有腰骶部骨关节及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导致的病症。从其解剖特点和发病机理分析,后者也可引起梨状肌的急、慢性损伤有时甚至无法将它们截然分开。大体可有以下2组主要症状:

    3.1.1 坐骨神经痛 梨状肌损伤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是该神经的神经干受刺激压迫所致。因而,疼痛是从臀部沿坐骨神经放射。在急性期,主动或被动伸屈患肢,均可引发剧烈的坐骨神经痛。慢性期则以小腿外侧的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为主,常伴有下肢的怕冷、水肿等。
, 百拇医药
    3.1.2 盆腔器官功能紊乱症状 以尿频、尿急、排尿不畅、便秘、肛门急胀感多见,临床常诊为“尿路感染”、“前列腺肥大”、“结肠炎”等。部分病人呈现性冷淡、阳痿。

    3.2 体征 患者呈不同程度的跛行姿势,腰、臀部或下肢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

    急性期:梨状肌局部隆起呈条束状(或肌束隆起),压痛明显。直腿抬高明显受限,勉强抬腿在60°以下时,疼痛明显,超过60°时疼痛反而减轻。在抬腿时若将足内旋或屈曲内收髋关节,则可引发剧烈的疼痛。

    慢性期:梨状肌局部呈弥漫钝厚,压之有空虚感。病程长者,该肌呈束状硬结,压痛不明显或仅有胀感。若梨状肌萎缩无力,下肢呈内旋;一旦梨状肌发生挛缩,则下肢可呈外旋。直腿抬高时骨盆须抬起或患肢略外展,方能完成超过60°的抬高动作。髋关节屈曲内收明显受阻,但疼痛较轻,仅感臀部胀痛,并伴有下肢的麻胀感。

, http://www.100md.com     4 治疗方法

    4.1 手法治疗

    4.1.1 局部手法 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外展、足外旋。医者用拇指(肥胖、体壮患者可用“肘后三角”)按压梨状肌投影区处,由内上到外下顺向理按5~6次,以患肢胀为度,然后施以镇定手法至臀部肌肉不跳动为止。手法后用掌根按揉臀部,松解臀部肌肉。最后嘱患者仰卧并伸直下肢,医者反复内旋、外旋滚动患肢,以达到间接松解梨状肌、减轻手法反应的目的。此手法对梨状肌急性损伤,疗效较好,而对梨状肌慢性损伤则疗效不甚理想。若用力不当,常同时造成臀肌的损伤。

    4.1.2 直腿抬高内旋牵拉法 患者仰卧,两下肢自然伸直。助手一手按压健肢膝部,另一手按压踝关节上方,医者一手紧握患肢踝关节并将足尽可能内旋,另一手按压膝关节,缓缓被动抬高患肢至患者难以忍受为度。如此反复数次,并逐日加大直腿抬高角度。通过足内旋可间接拉伸痉挛或挛缩的梨状肌(直腿抬高60°左右时,梨状肌拉伸达最大限度),并能同时松解髋周痉挛或挛缩的组织。此手法对梨状肌慢性损伤,有较好的疗效。但对直腿抬高角度低于60°者,则宜逐次、逐日加大抬腿的高度,不能操之过急,以免造成绳肌损伤。

    4.1.3 治疗原发病变 慢性梨状肌损伤多继发于腰、骶部的疾患,因此,必须同时治疗腰、骶部骨、关节的病变,方能获得疗效。

    4.2 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服用消炎、止痛的中、西药物,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的吸收。

    4.3 功能锻炼 从治疗的第1天开始,患者应加强患肢的“屈髋旋前压腿”(患足尽可能内旋)功能锻炼,以利于巩固疗效,缩短疗程。

    1999-10-09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