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时珍国医国药》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026156
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第6期
市场经济;,人际关系;,护理,,市场经济;,人际关系;,护理,摘要,关键词,1护患关系变化的特点,2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3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思路,参考文献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护患关系出现了经济化、间接化、社会化、法制化、平等化等特点,文章分析了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提出了深化医院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业务素质建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快卫生立法、规范护患行为等措施。

    关键词:市场经济; 人际关系; 护理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病人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法制观念的日益增强,护患关系的紧张性日益显露出来并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医疗纠纷一直呈上升趋势[2],据调查,北京二级以上的71家医院近3年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其中致残、致伤90人[3]。因此,探讨护患关系的变化特点,研究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理清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思路,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护患关系变化的特点

    1.1 护患关系的经济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机制开始支配人们的意志和行为。一方面由于医院在经营管理中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把经济效益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在分配方式上实行“绩效”挂钩,这样,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重钱不重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也渗透到护患关系中来。护患关系逐渐成为有偿服务的经济关系。少部分护理人员受“金钱至上”的影响,在工作中出现巧立明目收费的现象。

    1.2 护患关系的间接化由于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不断用于临床,为正确诊断护理病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护理人员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获取生理、生化指标等信息,这样护患关系从纯粹的“人人”关系变成了“人物人”的关系,护患之间的情感与思想交流由操作与被操作的关系替代,久而久之,护患关系日趋淡化,护患之间紧张性日益增强。

    1.3 护患关系的社会化目前,医学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改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0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