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中医》 > 2006年第9期
编号:11177068
消萎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6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河北中医》 2006年第9期
     【关键词】 慢性病;胃炎,萎缩性;中医药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胃肠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病程长且缠绵难愈,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不良影响。1992-10~2005-12,笔者采用中药复方消萎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6例,并与采用维酶素治疗5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男56例,女20例;年龄31~65岁,平均48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6年,平均11年。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31~70岁,平均50岁;病程最短5年,最长15年,平均10年。2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予自拟消萎散。药物组成:黄芪60 g,当归60 g,白芍药60 g,茯苓50 g,柴胡30 g,白术50 g,檀香30 g,青皮30 g,郁金30 g,三七30 g,白及60 g,煅瓦楞子50 g等。共为细末,每次6 g,每日3次口服,30日为1个疗程。

    1.2.2 对照组 维酶素(嵩山制药厂生产,批号:92050342),每次1 g,每日3次口服。30日为1个疗程。

    1.2.3 疗程 2组均服用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2]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食欲正常;胃镜所见及黏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胃镜及黏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无效:临床症状稍有减轻或减轻不明显;胃镜所见黏膜组织学改变不减轻。治愈及好转者均有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逆转。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2组疗效比较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主要症状治疗前后比较 见表2。表2 2组主要症状治疗前后比较例症状 由表2可见,2组症状消失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缺乏、营养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病因不确切,临床只能对症处理,疗效不高。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脾胃虚弱为病之本,寒热错杂、气滞血瘀为病之标,治疗应补中健脾治其本,寒热并用,理气化瘀治其标,消萎散方中黄芪、茯苓、白术补中健脾;柴胡 、檀香、青皮疏肝理气,消食除胀,行气止痛;当归、白芍药、郁金、三七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促进病灶部位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的营养障碍,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患者的胃脘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嗳气等主要症状,经过消萎散治疗后有明显好转。治疗组对胃镜诊断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病理检查进一步证实消萎散可以使胃黏膜萎缩及活动性炎症等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因此,消萎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三仁,于中麟, 胡品津,等.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胃肠病学,2000,5(2):7779

    2 吴少祯,吴敏主编.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90294

    (河北省崇礼县妇幼保健院 崇礼 076350), 百拇医药(韩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