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时珍国医国药》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30224
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统结石60例
http://www.100md.com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1期
     作者:李金水 张培芳 巩成翠

    单位:李金水(山东省滨州地区中心医院 251700);张培芳(山东省滨州地区中心医院 251700);巩成翠(山东省滨州地区中心医院 251700)

    关键词:

    时珍国医国药000181 1991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三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统结石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2 a。全部病例均经彩超检查证实。其中肾结石22例,输尿管结石30例,膀胱结石8例,合并肾孟积水11例;结石最大1.2 cm×1.1 cm,最小0.4 cm×0.3 cm。

    2 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自拟三金排石汤组成:金钱草30 g,海金砂15 g,鸡内金15 g,石韦15 g,车前子12 g(包),大黄10 g,熟地15 g,牛膝12 g,黄芪20 g,丹参20 g,乌药10 g,枳壳10 g,白芍10 g,甘草6 g。1剂/d,水煎分2次服,治疗10 d为1疗程。加减:腰腹痛明显加元胡10 g;血尿者加小蓟10 g,白茅根30 g,生地10 g;泌尿系感染症状明显者加黄柏、木通各10 g,公英15 g;伴肾盂积水者加熟附子6 g,补骨脂9 g。治疗期间嘱病人多饮开水,适当配合跳跃运动。

    3 疗效标准

    3.1 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结石排出,彩超检查证实结石影消失。

    3.2 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部分结石排出,彩超检查结石体积缩小或位置下移。

    3.3 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结石未排出,彩超检查结石位置大小无变化。
, 百拇医药
    4 治疗结果

    治愈42例,占70%;有效16例,占27%;无效2例,占3%;总有效率为97%。

    5 典型病例

    刘某,女,50岁,因左下腹疼痛半月就诊,疼痛呈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小便涩痛,在当地镇卫生院经腹部拍片,诊为输尿管结石,服药无效,来我院就诊。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心肺听诊正常,腹软,左下腹轻度压痛,左腰部叩击痛。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紧,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偶见;彩超检查示左侧输尿管结石。给予三金排石汤,1剂/d,水煎分2次服。服药3剂,疼痛消失,排尿正常无不适。继服3剂,排出0.6 cm×0.4 cm结石一枚复查彩超示结石影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

    6 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属中医“石淋”范畴,其主要病机是肾虚膀胱湿热,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该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湿热久蕴,煎熬尿液,尿中杂质瘀积凝结为砂石,符合中医“久病多瘀”的病理特点,因此所拟治法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治其标,补肾益气治其本,配以活血化瘀行气之品。方中金钱草、海金砂、内金、石韦、车前子清热利尿、通淋排石、利尿通淋既可使尿量增多,稀释尿液中盐类,减少和阻止结石增加,又可因尿量增多刺激输尿管增强蠕动,利于结石排出。熟地、牛膝、黄芪补肾益气。研究证实补益肾气可使肾盂内正向压力增加,推动结石下行。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促使结石刺激所致炎症,水肿消失,粘连松解,同时使输管尿蠕动增强而推挤结石下移,故方中应用丹参、川芎、大黄等活血化瘀之品以达此目的;乌药、枳壳行气以调理气机;配黄芪以增推送之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攻补并施,标本兼顾,攻而不伤正气,补虚不碍排石,故对泌尿系结石有良好的疗效。■

    收稿日期:1999-07-14;

    修订日期:1999-10-1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