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骨伤》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18995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
http://www.100md.com 《中国骨伤》 2000年第6期
     作者:鲍宜周 傅元贵 薛金汉 张玉武

    单位:东海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东海 222300

    关键词:

    中国骨伤000620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并不多见。我们自1985~1995年间共收治此类损伤1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5~14岁;跌伤8例,车祸3例,砸伤1例。就诊时间伤后3~18周,其中伤后4~6周占8例。骨折类型:全部病例均为伸直型闭合性损伤。神经损伤情况:12例均为完全性桡神经深支损伤,其中2例合并桡神经浅支损伤。

    2 治疗方法及结果

    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对骨折脱位的处理:行开放整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4例,未行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仅用克氏针固定者8例。12例中仅3例作了桡神经深支探查松解。术后3周拔除固定桡骨头克氏针术后6~8周拆除石膏,中药熏洗并进行肘关节康复锻炼、理疗。经6月~8年随访。所有病人桡神经深支功能均恢复正常,有3例前臂有30°以内的旋转受限,2例X线显示桡骨小头有向前半脱位,但肘关节屈伸功能接近正常。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诊断问题 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常易发生漏诊,最易漏诊的是桡骨小头脱位和合并的桡神经深支损伤。本组诊断很不理想,初诊时漏诊桡骨小头脱位者达7例。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正常情况下桡骨小头纵轴线应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这一解剖关系缺乏了解,临床上仅注意尺骨骨折而忽视了桡骨小头脱位的解剖关系。另外,摄片时未包括肘关节及摄片位置不正,亦是漏诊桡骨小头脱位的重要原因,本组有2例因摄片问题而致桡骨小头脱位漏诊。本组12例,初诊时均漏诊桡神经深支损伤,原因是对桡神经深支为纯运动神经,损伤后缺乏皮肤感觉改变这一特点缺乏了解,加上伤后疼痛,小儿不配合,仅行患肢皮肤感觉检查而忽视运动功能的检查或未进行神经功能检查而漏诊。

    3.2 治疗 (1)对伤后3周以上的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由于骨折愈合迅速,桡骨小头脱位后肱桡关节内纤维疤痕组织形成,手法整复多不成功,故多数需手术整复骨折脱位。本组病人全部采用用术治疗。对环状韧带的处理,本组有8例未行环状韧带重建或修复,仅以克氏针通过肱骨小头固定,术后3周拔除克氏针,仅1例有半脱位。行环状韧带重建的4例中,亦有1例术后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说明在儿童病人不行环状韧带重建或修复是可行的。(2)对合并的桡神经深支损伤,大多数作者[1,2]主张常规行桡神经探查松解,而有作者[3]认为:一旦卡压神经的因素解除,神经功能就可以逐渐恢复,对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合并的桡神经深支损伤行常规探查并非必要,他报告其后期治疗的6例均未行神经探查松解,术后均恢复了神经功能,但未说明伤后时间长短。我们通过治疗认为:不论伤后时间长短及病情变化,一律行神经探查松解或一律不行神经探查的观点都是不妥的。我们体会,对伤后时间不长(6~8周内),原始桡骨小头移位较小,或已有部分神经功能恢复者,不主张常规行神经探查松解,手术使桡骨小头复位,解除了对桡神经深支的压迫,其功能可逐渐恢复。本组对6~8周以内病例9人,未行神经探查,术后于10天~12周都恢复了神经功能。而对长超过8周)仍无恢复征象者,说明其受压较著,由于长时间压迫,神经缺血变性,加上晚期瘢痕粘连压迫,神经恢复机会较小,主张行探查松解术,必要时行神经内外松解术,严重病人可行神经病段切除吻合或行神经移植术。对未行桡神经探查的病人,在对桡骨小头手术复位后6~8周仍无恢复者,可行神经探查松解。本组行探查的4例,除有中度粘连外,未发现有断裂及神经变性坏死者,术后都逐渐恢复了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1]李翔,柴砥柱,谭瑞成.陈旧性孟氏骨折并桡神经深支损伤.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89,4(3):135.

    [2]黄耀添,殷琦,雷伟.儿童盂氏骨折合并骨间背侧神经损伤(附13例报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169.

    [3]任德胜,洪云,王保山,等.小儿孟氏骨折错漏诊原因分析与治疗体会,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7,12(1):5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