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1期
编号:12047834
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诊断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0年第1期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发病复杂、较难诊断,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因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学说、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学说;一般模式;诊断方法;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1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062-2

    1内异症的发病学说

    内异症最早是由Rokitansky于1860年首次发现并报道的,该病症主要影响生育年龄的妇女,绝经或卵巢切除后内异病灶自然消退,提示内异症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个多因素形成的疾病,与免疫、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因素有关,但内异症确切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清楚[1]。1921年Sampson提出的经典的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指出经期时经血中所含的子宫内膜碎片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续生长和蔓延,以致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为普遍接受的内异症发病理论。但临床发现,经血逆流在生育期妇女中非常普遍[2],发生率可高达90%,并且有无内异症的妇女腹腔液中都证实有存活的内膜细胞,而内异症的患病率仅占10%左右,说明经血逆流只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诱因。内异症发病的分子机制假说“在位内膜决定论”,对经典的子宫内膜种植学说的重大修正,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