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3020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820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后,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出院时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249-1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用生物相容性与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是人体矫形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我科自2007年—2009年对12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早期进行了全面的康复指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126例患者均为我科收治的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病因:股骨颈骨折52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40例,髋臼发育不良34例。其中单侧髋关节置换116例,双侧髋关节置换10例。术式:均采用后侧入路。男性68例,女性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个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均观察有无脱位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均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办法。

    2结果

    观察组术后3、6个月全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分,x±s)

    组别例数术后一个月术后三个月术后六个月

    观察组6366.8±9.686.5±11.694.2±13.5

    对照组6364.1±10.271.6±12.576.8±13.7

    两组比较,*P<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例数低血压感染术后脱位术后下肢静脉血栓

    观察组634000

    对照组636254

    两组比较,*P<0.05

    3护理

    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解除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向患者说明手术、麻醉方式、介绍手术期间无痛及术后止痛方法,达到的效果。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对即将实施的手术充满信心。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在未完全清醒而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送入病房,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患者两腿中间始终放1个梯形垫或软枕,髋关节禁外旋和内收,同时避免过度屈髋,以防止脱位。对病人的生命体征实行严密监测,置患者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鼻导管吸氧,配吸痰器,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观察伤口的出血量及渗血情况,以防发生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失血性休克。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如有污染及时更换,防止褥疮感染及肺部感染。

    深静脉栓塞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70%,劝嘱患者抬高患肢并遵医嘱补充足够的液体,防止血液浓缩,降低血液粘度,每班严格检查患者皮肤是否发红,皮温是否正常、有无疼痛、肿胀、触及条索感等,严密观察下肢有无循环障碍现象。

    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在术后早期,注意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是否疼痛,触摸手术部位有无异物突出感,向患者详细明确体位的重要性,不宜过早进行直腿抬高活动,屈髋<90°,做到双下肢不交叉,侧卧时卧向健侧,患肢膝关节高度不超过髋关节,使髋关节和同侧下肢在水平线上,防止内收内旋导致假体脱位。

    术后康复指导: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离床活动能有效地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肉力量、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第3天开始练习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屈伸活动,运动时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宜,活动的范围应逐渐增大。术后1周允许患者在床上半卧位坐起,膝关节可完全屈曲,髋关节允许屈曲<90°。术后5周CPM功能锻炼伸膝练习,屈臂练习,每天俯卧2—3次,每次15—30min,预防髋关节屈曲挛缩。

    出院指导:嘱病人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避免过激运动。坚持功能锻炼及随防,术后第2、4、6、12个月复查,有问题随时到门诊询问或打电话咨询。

    4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而得到广泛应用,精湛的手术技术结合科学有效的术后康复护理指导,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关键。护理质量的提高使患者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位于全身的中部,周围的许多肌肉对维持髋关节的稳定是一个重要因素,负重与运动更为重要,因此制定以肌肉训练、关节活动为重点,以增强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为目标的康复方案。护士对患者的康复指导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仅能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能力,还体现了护理的重要性,只有进行积极、合理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才能改善人工髋关节的活动范围,保证重建关节的良好功能。护理工作不仅是协助医生进行医疗工作,同时需要自己独立的护理模式,做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适应性训练,术后生命体征观察,患肢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及功能训练,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恢复了关节功能,解除了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2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