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27186
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66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护理排班方法采用三班制和固定夜班制,实施护士长-主管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结果: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各项指标评分都有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记录书写返修率为零,护理文件书写优秀率达99.5%,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结论:护理人员层级管理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目标。

    【关键词】护理人员;层级管理;临床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226-1

    护理质量是护士护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如何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之一。我院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对象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09年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科室。

    1.2分层管理方法

    1.2.1科室护士长对符合任职所需资格的护士,按经护士长考核、全体护士讨论通过、报护理部审批的程序,确定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设立了不同的层级护理岗位,即高级责任护士2名、初级责任护士4名、助理护士6名。

    1.2.2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具体分层次管理模式,实行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4个层级管理模式。医生、护士、患者为一组的工作形式。科室护士分两组,每组由1名高级责任护士、1名初级责任护士、2名助理护士组成,每组护士分管17~20张病床。

    1.2.3高级责任护士实行全面负责制,与初级责任护士轮流休息。每天医护一起大交班后,高级责任护士随本组管床医生一起查房,并带领和指导本组的护士一起完成本组患者的护理、治疗、各项检查、健康指导等;并负责督促和检查本组患者的护理质量。

    1.3评价指标护理质量指标主要参考吕伟波等关于基础护理终末质量指标,研究结果中涉及的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包括健康教育覆盖率、出院患者对医护质量满意度、医院感染发生率、预报压疮发生率、护理事故差错发生数、护理纠纷发生数等。

    1.4统计学方法所获数据采用x2和统计学描述。

    2结果

    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各项指标评分都有明显提高(P<0.05)。护理记录书写返修率为零,护理文件书写优秀率达99.5%,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其他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均较前有显著提高,见表1。

    3讨论

    这种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激励护士工作激情。按护理人员的能级设置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的岗位,使护士看到未来的努力和发展方向。高级别护士的岗位既可以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有高度责任心,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和护理专业知识全面,人际沟通能力成熟、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优势,使高年资护士对工作充满成就感的同时,为低年资护士创造了更加安全、规范和轻松的工作环境,确保了护理质量。同时也解决了老护士的出路问题,使其有专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稳定了护理队伍,推动了护理专业的发展。

    护士长授权高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对护士长负责,层层落实,层层质量控制。分层级管理方法体现了充分授权,授权是领导者分派职权及责任予下属,使其完成组织目标的活动[1]。从专业技能、临床技能、临床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4个方面界定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护士长职责定位在动态监督和管理病区护理质量及责任护士、护士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并持续改进,正确执行完成危重患者、特殊、复杂疑难的高技术性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动态记录,指导责任护士工作;责任护士职责定位在密切观察和了解病情并上报,正确执行和完成技术性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动态记录,指导助理护士工作;助理护士职责定位在执行低技术性的临床护理工作并报告记录[2]。不同层级人员各司其职,责任明确,层次清晰。责任护士对护士进行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指导,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优势,并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管理,从而使护理管理工作更系统和深入,更具有连续性。特别是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落实、诊疗监护仪器的保养维修管理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逐层汇报,使各层次护士在增强责任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的工作绩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各项指标评分都有明显提高,护理文件书写优秀率达99.5%,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与功能、护理服务理念、工作内涵、服务模式,以及护理专业人员素质、能力和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体现管理的动态性、灵活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其实现自我价值,使参与者有强烈的成就感,增加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6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