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23891
经颅多普勒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59KB,1页)。

     【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经颅多普勒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TCD检查,有14例轻度狭窄,2例严重狭窄,1例闭塞者。经DSA检查,有23例血管狭窄,6例发生闭塞。TCD检查结果中血管狭窄的符合率为69.57%(16/23)。结论:TCD与DSA的符合率较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者可以利用TCD筛选,当检测出异常情况时可通过DSA对内外血管进行系统的评估。而TCD检查也可作为后期的复查手段。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39-2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上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而中老年人则是高发人群。当前在临床上检测动脉的方式为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nal doppler,TCD)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两者中TCD在临床治疗上运用更为广阔,对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等颅内外血管的异常情况能进行有效诊断,能对脑血管颅内段血管情况作出评价,以便给脑血管病提供真实的依据,而DSA则是对血管完整评估的金标准[1]。现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经颅多普勒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并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38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男25例,女l3例,年龄40~79岁,平均60.9±7.9岁。其中基底核梗死26例,脑干梗死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脑叶梗死2例,小脑梗死1例。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

    1.2方法

    采用国产MT-1010型,TCD检测仪,患者取仰卧位,使用2MHz探头分别通过两侧颞窗探测颅内动脉。取侧卧位通过枕窗探测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检测参数为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超过正常最高流速2个标准差定为流速增高,低于2个标准差定为流速减慢。

    2结果

    2.1TCD

    本组研究资料显示在TCD检查后,38例病例中出现轻度狭窄的共14例,症状为血流速度减慢;严重狭窄共2例,闭塞者1例,患者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在血管搏动指数也呈现减缓趋势,频谱状态出现变动,患者症状为舒张期抬高且搏动;正常状态患者19例;在TCD检查中有时会出现检测失效,本组共2例。

    2.2DSA

    在上级医院DSA检查过程中能够对血管管径做出反应,若患者血管狭窄时,其检查中将观察到血管管径减小;如有血管出现闭塞时将阻碍造影剂经过,远端血管则不能显影。本组资料中,出现血管管径减小共23例,血管狭窄程度较为严重,共5例高于70%;出现闭塞共6例,2例为颈内动脉系统闭塞,4例为4椎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与椎动脉闭塞并存1例。出现多发性动脉硬化共4例,伴局部血管狭窄2例,无明显血管狭窄2例;造影血管正常7例。

    2.3TCD与DSA检查血管狭窄和闭塞的比较

    通过与上级医院DSA的检查结果相比,TCD检查结果中血管狭窄的符合率为69.57%(16/23)。见表1。

    表1 TCD与DSA检查血管狭窄和闭塞的比较(n)

    项目狭窄闭塞正常

    TCD检查16121

    DSA检查2369

    3讨论

    DSA是检查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能够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颅内外血管的情况。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形成了狭窄或闭塞,这些在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价中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介入治疗的评价指标。但经过详细地、综合的对DSA进行研究发现,由于DSA常常会引起较大的创伤,这点使得该种方式在临床中不能为广大的患者所接受。而医学专家又指出看起来人数很少的那些具体的检查方式[3],在对狭窄的程度检查时应该从多角方法的实施。DSA通常可以提供对比率<1%的解剖结构和实时显示脑血管病的实际供血含量,而对于血管病变和脑血管的栓塞部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利用TCD对颅内血管的血流速度检查时能够尽早发现问题以便实施治疗,能够及时客观地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准确度检测率好;当TCD检查显示存在血管狭窄、痉挛、血流慢等情况时,可实施脑血管造影。TCD在颅内侧支循环和自动的调节过程中也有很大的作用。

    TCD对于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是否出现改变或异常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医疗技术中属于相对先进的检测技术。由于其无创性,对血管的全面检查而受到欢迎,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病的检查。根据我国相关文献提供的资料来看,TCD诊断血管的狭窄敏感性高达75%,而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锁骨下动脉狭窄等方面的准确率高。本组资料研究显示,TCD对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狭窄检出率明显较CVA为低。当管腔狭窄到一半以下时,其血流速度基本恢复。若狭窄50%~90%时,狭窄处血流速度显著增高,而远端血流速度则相对减小。而狭窄超过90%、完全闭塞时血流信号几乎全部消失。

    本次资料显示,TCD与DSA的符合率为69.57%,经过分析后得出相关因素:(1)用于动脉管腔宽大的血管时,若轻度狭窄时血流动力学未出现相关的变化,TCD敏感性较低,易误诊。(2)颅骨本身对超声有较强的吸收,而且有个体差异,使得TCD的测量误差,且无法将颅内血流速变化进行详细地记录,这就造成了诊断工作的失误。(3)颅内外血管有着复杂的会出现难以预测的吻合和变异,当TCD的信号中断时则一定要压迫试验来针对病理性闭塞情况做出合理判断,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这样才能保证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标准是准确的,实现假阳性率的减小,向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定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59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