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8年第4期
编号:11754569
针灸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近况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8年第4期
     摘 要: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理研究、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方面综述了针灸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针灸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4-063-0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Ⅰ型,是指妇女绝经后因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不足而引起的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强度减低等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性激素、补钙、活性维生素D等,但长期应用激素会带来严重的副反应,钙和维生素的补充,在剂量上又难以控制。近几年来运用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近几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有关研究情报综述如下: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理研究

    (1)现代医学认为PMOP是妇女更年期后内分泌系统退变,性激素水平下降致骨偶联失衡而骨细微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老年性疾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是PMOP发病的首要因素,雌激素既可影响骨吸收,又可影响骨形成。研究发现,雌激素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的受体,提高骨细胞的功能,使骨量增加;雌激素直接抑制破骨细胞前体增殖的细胞因子,或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极化,促进破骨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及其他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一同与骨细胞、细胞因子组成一个复杂的互相影响的网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