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48358
甘草群体形态变异类型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2期
甘草群体形态变异类型研究
甘草群体形态变异类型研究
甘草群体形态变异类型研究
甘草群体形态变异类型研究

     摘 要:目的:对甘草群体形态变异类型进行研究,筛选优良变异类型,为甘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对形态变异类型甘草的主要农艺性状分别进行方差、相关及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形态变异类型甘草农艺性状变异幅度较大,除横生茎数和侧根数两项农艺性状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农艺性状指标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12项农艺性状对甘草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主根直径>芦头直径>地茎>株高>横生茎数>小叶长>小叶宽>顶叶长>顶叶宽>一级侧枝数>分蘖数>侧根数。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株高(X1)、地茎(X2)、芦头直径(X3)、主根直径(X4)、横生茎(X5)、分蘖数(X7)、侧枝数(X8)等7项农艺性状指标是影响甘草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回归方程:Y=42.987+1.219X1+2.747X2+3.777X3+3.244X4-0.351X5+0.342X7+0.704X8(R=0.9335** F值=52.25)。结论:形态变异甘草间农艺性状指标差异显著,绿茎茎光滑类型甘草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在进行优良品种选育过程中,可以作为育种材料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甘草;形态变异;农艺性状;品种选育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2-0034-03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为常用大宗药材,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