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48241
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在有机磷中毒中的作用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2期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胆碱酯酶活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R1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2-0114-01

    胆碱酯酶是一类糖蛋白,以多种同功酶形式存在于体内。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稳定而无活性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积聚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对于诊断、临床抢救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1 诊断价值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检测是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异性指标。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磷化胆碱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导致神经功能过度兴奋,继而转入抑制,出现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体征[1]。因此,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根据有机磷农药接触史,结合临床呼出气有蒜臭味、瞳孔针尖样缩小、大汗淋漓、腺体分泌增加、肌纤维颤动和意识障碍等中毒表现,一般可做出诊断,如有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更可确诊。但在早期轻度中毒患者其活力可不降低。

    2 抢救价值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过程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