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9年第3期
编号:11764184
眼部给药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3期
     用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制剂的稳定性。

    6 纳米粒(Nanoparticles)

    纳米粒是将药物包封于载体材料中形成的固状胶态粒子,粒径通常在1μm以下。常用的包封材料有生物降解或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脂类、磷脂和金属。纳米粒在眼用制剂当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缓控性能上。R CAVALLI等[16]采用妥布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了眼用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内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滴眼液相比,眼用固体脂质纳米粒持续释放药物长达6h,Cmax增加了3.5倍,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普通制剂的4倍。S K MOTWANI等人[17]评价了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制备的加替沙星眼用膜粘附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加替沙星在最初的1h内释药量较大,但在随后的24h内持续释药。

    7 类脂质体(Niosomes)

    类脂质体是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的具有双层结构的囊泡,与脂质体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所以被称为类脂质体。水溶性药物和脂溶性药物都可以被其包封。Abdelbary等[18]研究了类脂质体包封的庆大霉素眼用制剂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