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09年第6期
编号:11804211
情志致病论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日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6期
     关键词:情志致病;七情;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137-01

    情志致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等7种情志变化达到一定强度,或持续很长时间,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承受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它是中医病因学中内伤致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理论认为,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生起很重要的作用。

    1 古代典籍中关于情志致病的记载

    有关情志致病的记载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还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后代医家对情志致病有不同的阐述。如李东垣说:“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陈无择在《三因及一病症方论》中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与肢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