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亚太传统医药》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908379
颈动脉硬化斑块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段亚敏 李 继
第1页

    参见附件(994KB,2页)。

    段亚敏 李继 保定市骨科医院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46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69例,非进展性脑卒中组77例,监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又将脑卒中分为无斑块、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块性质与非进展组颈动脉斑块性质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组颈动脉斑块以不稳定斑块为主。进展组与非进展组C反应蛋白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展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

    【关键词】 脑卒中 C反应蛋白 颈动脉硬化斑块

    【分类号】R743.3

    进展性脑梗死(ECI)是指局部脑缺血发作6h后,病情仍继续加重,可持续数天至数周,发生率占脑梗死的30%左右。早期ECI比稳定性脑梗死(CCI)有更大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进展性脑卒中在临床上常见,其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预后差,其病因、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研究发现,不稳定性
------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46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纽69例,非进展性脑卒中纽77倒,监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又将脑卒中分为无斑块、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块性质与非进展组颈动脉斑块性质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组颈动脉斑块以不稳定斑块为主。进展组与非进展组C反应蛋白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展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

    关键词:脑卒中;C反应蛋白;颈动脉硬化斑块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9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