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学刊》》 > 2008年第1期
编号:11735833
中医药防治哮喘气道炎症的研究现状(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日 《中国医药学刊》 2008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4-8824(2008)-1-0013-04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eosiniphil,Eos)浸润为主,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炎症[1]。近年来,其发病率日趋上升,在儿童中尤为突出。该病属于中医学哮证范畴,由于其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性和难以痊愈的特点,被公认为“顽症”或“疑难病症”。

    随着哮喘慢性炎症学说的建立,缓解期的治疗成为控制哮喘反复发作的关键。哮喘缓解期虽然病人处于稳定状态,但气道慢性炎症尚未消除,气道高反应性依然存在,在诱因刺激下随时可引起急性发作,这也是导致哮喘缠绵难愈的根本所在。近年来,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药物抗炎的GINA方案的推广,白三烯受体调节剂的应用,以及联合雾化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问世等,使得哮喘防治措施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①糖皮质激素存在剂量依赖性,经长期治疗,即使局部吸入也会带来一系列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②由于吸入剂需要一定技巧的掌握,导致在儿童应用中依从性不足;此外,治疗费用高,也间接导致许多病人未得到充分的治疗。③从免疫学角度看,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紊乱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气道炎症仅仅是一种局部表现,吸入糖皮质激素只注重了气道炎症的局部和气道抗炎治疗这一狭窄的治疗范围上,忽视了全身调理,在治疗思维和方法上显然缺乏整体观念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