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078671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7期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探讨

    胡海涛

    (贵州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慢性HBV感染的自然病程漫长,可持续30—50年,并多在青壮年发病,HBV在患者体内长期存在并持续复制,不能被一般药物所清除,导致肝脏病变持续发展。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根本和关键是针对病原治疗,即抗病毒治疗。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核苷类似物

    引言: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乙肝疫苗的接种和普及,但HBV感染仍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本文从病原学角度系统地分析了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各种方法。

    1慢性乙型肝炎
, 百拇医药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HBV属于嗜杆DNA病毒,直径42的大球形颗粒为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有双层衣壳结构。HBV侵入人体后,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脱去包膜,穿入肝细胞质内,然后脱去衣壳,DNA进入肝细胞内进行复制。HBV有很高的复制率,同时也具备很高的变异率,HBV变异广泛存在于基因组的不同部位,变异可单独存在某个基因区也可同时存在于几个基因区,主要是:S区基因变异、C基因区变异、P基因区变异和X基因区变异。变异的结果常常导致病毒更适应性的选择以便逃避免疫清除以及药物清除。如何避免由于广泛应用抗病毒药物引起突变体,已成为医学界关心的问题。

    2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清除HBV,减轻HBV病毒的致病性和感染性,减轻和抑制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肝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衰竭、HCC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目的。
, 百拇医药
    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治疗。

    临床上抗病毒治疗的近期目标是减轻肝炎活动,在治疗结束或治疗结束后6—12个月内HBeAg转阴和(或)HBV转阴伴有ALT恢复正常。治疗的长期目标是防止ALT波动,防止肝硬化。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是应用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

    2.1首先,必须严格掌握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2006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适应症有:a.HBV DNA.大于或等于10*5copy/ml(HBeAg阴性者为大于或等于10*4 copy/ml);b.ALT大于或等于2*正常值高限,若用干扰素治疗,则ALT需要小于或等于10*ULN,血总胆红素水平应小于2*ULN;c.如ALT小于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大于或等于4,或大于等于G2炎症坏死者。具有a项并有b项或c项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患者,应监测病情变化,遇到患者持续HBV DNA阳性且ALT异常也可以考虑抗病毒治疗,当然,前提是必须排除由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的ALT升高的情况。禁忌症有:妊娠、精神病史、吸毒、未经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症状的心脏病、失代偿期肝硬化等。
, 百拇医药
    2.2干扰素可阻止HBV DNA复制,诱导蛋白激酶表达,阻止蛋白翻译,还能调节免疫、促进肝细胞表达HLA-1类抗原,从而促进受HBV感染的肝细胞被CD8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清除。在实施干扰素治疗前,必须进行以下治疗前检查:a.生化指标包括ALT、AST、胆红素、白蛋白以及肾功能b.血常规、血糖及尿常规、甲状腺功能c.病毒学标志HBsAg、HBeAg、抗—HBe和HBV DNA的基线状态或水平。d.对于中年以上患者做心电图、测血压e.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f.HCG检测排除妊娠。

    2.3核苷类似物事一类高效的抗病毒药,具备抗病毒作用强、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成为近年来抗病毒药物中的新星。应用核苷类似物时应监测血生化指标、病毒学标志物等。

    2.4 其他抗病毒药物 临床中应用膦甲酸钠可取得快速抑制病毒的作用,其机制是抑制HBV DNA聚合酶。

    3其他治疗
, 百拇医药
    3.1一般治疗 慢性肝炎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症状轻者以活动后不感觉疲乏为度,症状重者应提倡卧床休息。避免饮酒、不必过分强调高营养,但要补充适当的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以利于肝脏修复。

    3.2免疫调节 胸腺肽每日100—160mg静滴,3个月为一疗程,可取得良好效果。

    3.3中药治疗为五味子类、香菇多糖、山豆根类、甘草提取物、丹参、黄芪、冬虫夏草等中药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或抗纤维化。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很有前景的。

    3.4基因治疗 近年来在慢性乙型肝炎领域的基因治疗主要有反义寡核苷酸、核糖核酸酶、显性失活突变体、胞内抗体、细胞内干涉性蛋白疗法和DNA疫苗治疗等。虽然基因治疗在在慢性肝炎的治疗中凸显了诱人的前景,但是由于多数医院设备水平所限往往较难普及。

    结束语: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分布广,给乙型肝炎的防治带来很大阻碍。切实执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制度,保护易感人群,严格控制传染源,加大力度切断乙肝病毒传播途径,是防止乙肝传染扩散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Strander DB,Wright,Thomas DL,et al.Diagnosis,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Hepatology,2004;39:1147—1171

    [2]蔡伟、谢青.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32:34~7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