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89404
某某地区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提高计划免疫质量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孙建东
第1页

    参见附件(1150KB,1页)。

     【摘要】目的:掌握某某地区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质量。方法:对某某地区625名3-7岁儿童按规定接种程序完成全程后检测观察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某某地区3-7岁流动儿童乙肝抗-HBs抗体阳性率为84.0%,不同区域的各项检测阳性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某某地区流动儿童管理计划免疫质量工作效果相对可以,但是还需要通过服务态度的转变和服务面的拓展,进一步强化和完善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的功能。

    【关键词】某某地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

    我国卫生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计划免疫接种这一有效手段,目前我国有效控制、消除和消灭疫苗可预防疾病,取得了显著成绩[1]。在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当前我国免疫预防工作中也存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质量一直不太高,导致流动儿童是我国疾病高发人群[2]。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要求,某某地区自2010年12月开始将乙肝疫苗列为第一类疫苗免费为全市所有流动儿童接种,现将其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免疫人群在某某地区中,根据某某地区地理区域划分为五个区域,从每个区域随机抽签选取一个镇区街。然后,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区域中的公立医院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的、按规定程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的流动儿童中,按1:6比例随机抽出流动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共选择了625名儿童,其中男325名,女300名;年龄3-7岁,平均4.5岁,多没有上学或者在城郊幼儿园上学。

    1.2免疫干预所有儿童按0、1、6月的免疫程序分别进行复种免疫(肌肉注射);复种第3针疫苗后1个月,对研究对象采血2-3ml,采用ELISA对其血清乙肝HBsAg,采用SPRIA法定量检测乙肝抗-HBs。

    1.3统计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

    2免疫效果

    625名儿童经过检测后,其中HBsAg抗原阳性5人;抗-HBs抗体阳性525人;乙肝HBsAg、抗-HBs、抗-HBc三项全阴200人;抗-HBc阳性212例。不同地区的各项检测阳性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某某地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后乙肝免疫标记物检测情况统计表(n)

    3讨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口的流动是必然的,流动儿童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是人类健康的基础性工作[3]。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流动人口中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低于当地常住儿童。而流动人口所带来的问题已严重制约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和发展[4]。

    本次研究显示,经过积极的计划免疫后,625名儿童经过检测,其中HBsAg抗原阳性5人;抗-HBs抗体阳性525人;乙肝HBsAg、抗-HBs、抗-HBc三项全阴200人;抗-HBc阳性212例。同时某某地区不同区域的各项检测阳性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们下到集贸市场、出租屋、工地、窝棚,送疫苗到家门口进行查漏补种,由于经济条件和防病意识较差的原因,即使我们不断宣传动员要预防接种,这些流动儿童的家长们站在那里无动于衷,或者你越叫他,他走得越快越远[5]。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1)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必须强调政府行为,重点突出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和多部门的协调、支持和配合。(2)加快计划免疫法制化建设步伐,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强化流动儿童管理,保证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公平。(3)通过完善新生儿出生报告制度、开展经常性查漏补种和建立督导检查考核等制度和加快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促使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更具体、更有效[6]。设立计划免疫门诊,保持正常的冷链运转,并在流动人口集居地设立固定或巡回接种点,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的免疫接种机会和更好的免疫接种服务。建立、健全流动儿童入册登记制度,并根据儿童流动状况,将常住流动儿童免疫接种逐步纳入常规管理。

    总之,某某地区流动儿童管理计划免疫质量工作效果相对可以,但是还需要通过服务态度的转变和服务面的拓展,进一步强化和完善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鸣.实用免疫接种培训教程[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1.

    [2] Geller S,Adams M,Kelly P,et 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resource-poor settings[J].Int J Gynaecol Obstet,2006,9(2):202-211.

    [3] Hebel H AH,Khan A,Draghia-Akli R. Successful parallel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a plasmid-based biologic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5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