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206364
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术患者影响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李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分析心内科介入术患者的心理情况,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我院心内科介入术患者,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在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51.7±9.4分和40.5±8.6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试验组平均满意度评分95.4±1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16.5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的心理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心内科介入术;心理护理;满意度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急诊救治有了很大提高,其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就是代表,有了上述的技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心理因素较多, 所以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术患者的作用不可或缺,本研究对我院60例急诊PCI治疗ACS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急诊PCI治疗ACS患者60例。所有患者诊断参考第四届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的诊断标准[1],并在术中证实。病例中男性为38例,女性22例,年龄55.1±11.4岁。临床表现均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闷,气促等,服用硝酸甘油或休息后不能完全自行缓解等典型表现。

    1.2 方法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手术方式、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介绍手术目的、方法,术前准备如教会患者练习床上排尿排便、咳嗽、深吸气、屏气等,术前排空小便。术中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变化,检查两侧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以便术中、术后对照观察。实验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措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行介入术治疗时,都普遍存在着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耐心向他们解释病情,尽可能多的让患者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信息,反复讲解急性心肌梗死先进的治疗手段和乐观前景,介绍治愈病例,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其紧张心理。手术后趁该术不需长期卧床可直接行走的快捷优点,向患者转告疾病好转的信息。如果患者存在经济上的困难,应该尽可能帮助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争取有效的家庭、社会支持。病房的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对于缓解患者术前紧张以及让患者术后休息恢复起了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应该减少家属的探视及声光刺激,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认知因素是影响应激反应产生和强弱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护士与患者间融洽的交流沟通,细致的健康教育,详尽的针对护理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给予积极地健康教育宣教,包括患者的饮食、用药等知识指导,以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基本框架,根据不同年龄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经济状况等指导和帮助患者摄取合理的饮食。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选择合适的音乐建立音乐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给予音乐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1]

    在术前36小时和术后12小时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由高年制副主任护师评定,并用自设问卷(由5大项组成共计100分)调查获取患者护理满意度。表格由评定对象自行填写。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0.0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和两组资料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50.3±9.8分和49.5士10.4分,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51.7±9.4分和40.5±8.6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平均满意度评分95.4±1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16.5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显示两组在干预前SAS分值及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实验组干预后SAS分值和满意度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一种,为慢性疾病,所以ACS患者自我认为疾病不能治愈,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发病后特别是住院的ACS患者,对于医院环境感到陌生,对医务工作者处于不信任的心理,所以心理有失落感和陌生感。这就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对他们进行疾病的讲解,对他们的住院生活进行关心,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治疗。尽量缩短其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身上普遍存在着焦虑和抑郁情绪。目前已知焦虑是人体对负性情绪的一种防御反应,具体就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对于即将发生的手术治疗感到是某种“危险”或“威胁”,从而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对疾病的预后造成极大的障碍。有文献报道冠心病介入诊治术前病人的担心、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2]。而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理,可导致躯体功能明显下降,患病率、复发率升高,死亡率上升等。

    我们对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患者进行了基础护理上的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身心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其中包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如认知行为治疗、放松技术、体能锻炼、增加社会交往等等,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3]。具体来说,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入院时或手术前准备时耐心向他们解释病情,反复讲解急性心肌梗死先进的治疗手段和乐观前景,让患者树立信心,消除其紧张心理。手术后趁该术不需长期卧床可直接行走的快捷优点,向患者转告疾病好转的信息。及时解答疑问,鼓励病人倾诉内心的苦闷,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手术前针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痛阈,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使患者达到全身放松,稳定心率和血压的作用,使手术顺利进行[4]。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心理干预和不经过心理干预的手术患者术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测定的焦虑分值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不安情绪,稳定其心理状态。而且进一步对其护理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也说明增加了心理护理,增加了患护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信任,所以提高了满意度。

    从上所述,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感受人文关怀,稳定心理状态,减轻躯体的应激反应,消除患者术前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提高其手术适应能力和配合能力,保持心率、血压稳定,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介入术治疗效果,减少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2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