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205581
住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单玲 刘永菊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探讨护理问题并提出干预办法,旨在有效地辅助治疗高血压病,减少急、危、重症的发生。方法: 以118例住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样本调查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根据问题采取一定的护理对策。结果:心理问题、饮食问题、便秘问题,失眠问题、用药问题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问题。结论: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以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改善心理素质,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提供舒适的治疗休息环境,能有效控制血压,促进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病;护理问题;护理干预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近几年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不仅具有恶化为器官衰竭的高度危险性,还对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是我国心脑血管病(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也是老年人致死的常见病之一。于2009年1月~2011年10月对在我科住院11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产生护理问题并对相应的护理干预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9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老年高血压病118例,其中男62例,女56例;年龄66~88岁,小学毕业56人,初中毕业42,高中以上毕业20人。

    1.2 方法 采用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和调查问卷对患者、陪护员进行调查,记录患者的心理情况和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结合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病情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护理,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减少反复发病的几率,延长患者疾病的缓解期,提高生活质量。

    2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2.1 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高血压疾病患者易产生各种思想顾虑,情绪易激动,甚至绝望,从而导致病情恶化[2]。特别是老年人随着生理功能的逐渐下降,对外界环境影响和心理承受能力均有所下降,面对疾病时容易产生情绪低落、消极、焦虑、急躁、恐惧、厌世、绝望等不良的心理反应。对本组11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11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占%,见表1。

    这些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恢复,甚至导致已经治愈的患者病情复发,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强化心理疏导,增进正性情感。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并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消除不安情绪,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孤独感,帮助患者适应新的护患关系和医疗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饮食问题及护理干预 老年人多因牙齿松动、脱落、味蕾数目减少,喜食肥甘、厚腻之食物。有些老年人因为身体行动不便,为减少上厕所的麻烦而减少喝水,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度提高,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应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肪饮食。 减少钠盐的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g。减少烹调用盐,建议尽可能用量具称量加用的食盐量(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后,1瓶盖食盐约为6g)。日常生活中食盐主要来源为烹饪用盐以及腌制、卤制、泡制的食品,尽量少食用上述高盐食品。可替代产品,如代用盐、食醋等。膳食合理搭配,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多喝水。合理分配三餐:一般早、中、晚能量分别占总热量的30%、40%和30%,总脂肪占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每日食油<25g,每日瘦肉类50~100g,鱼虾类50g。新鲜蔬菜每日400~500g,水果10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每日250g,少吃糖类和甜食。动物内脏应尽量不吃,以免增加血脂,促进动脉硬化。

    2.3 便秘的问题及护理干预 在对本组11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21例出现便秘问题。便秘是指连续48h未排便,且有自觉症状。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有2例患者由于严重的便秘伴有头痛、腹胀、厌食,并因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老人颅内压和肠内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率失常。便秘原因如下:①由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大脑产生抑制,使胃、结肠反射减弱。②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机体虚弱,无力排便均可致便秘发生。③老年人多因牙齿松动、脱落,喜食软烂之食,纤维素摄入减少产生便秘。④老年人味蕾数目减少,喜食肥甘、厚腻之物,加重便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指导患者平日多食通便的食物,如粗粮、麦麸、蔬菜(芹菜、豆芽、生菜等)海藻类、魔芋食品等,能刺激肠道蠕动,少用或不用刺激性食物或调味品如辣椒、咖喱、浓茶等。起床空腹饮1杯淡盐水,每日锻炼腹肌力量,增加肛运动,养成每日早晨空腹排便的好习惯。必要时选用药物通便,如少量潘泻叶,开塞露.或芦荟通便胶囊等,避免用力排便,尤其是出现心肌梗塞时,更要避免大便秘结,始终保持排便通畅。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加强腹肌和盆底肌的锻炼,有助于便秘的预防。

    2.4 失眠的问题及护理干预 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多因住院后环境、心理、疾病因素导致失眠,表现为难入睡或是入睡后易醒,醒后不能继续入睡的情况。失眠原因还包括高血压疾病本身的特点,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低氧,患者往往因胸闷、憋气而惊醒,导致睡眠不稳。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如利血平、可乐定、卡托普利等。保持病房整洁,空气清新,适度开窗。干预日间睡眠,维持睡眠节律。对生物钟紊乱者,据其情况安排散步、室内活动等,白天尽量要求不睡觉,尤其是对体弱、病情限制不能活动者,经常到床前交流、沟通,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使患者保持觉醒状态。晚间保证病房的安静、睡前开小灯,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人睡眠条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2.5 用药问题及健康指导 由于患者健康知识缺乏,本组118例患者调查中有3例不遵从医嘱。众所周知,对医嘱的不遵从,常常导致疾病迁延不愈、重复医疗等严重后果。其中高血压不仅具有恶化为器官衰竭的高度危险性,还对全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3]。长期、规范、个体化药物治疗是疾病康复的根本。指导患者应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调节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避免睡前服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更适合患者的降压药,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除了要执行医嘱之外,护士还应多了解自己所管辖患者的生活、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是喜欢安静还是喜欢热闹,是顽皮型还是抑郁型,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营造良好、温馨的气氛,把自己除了是护士还是晚辈的角色体现出来,与患者的和谐沟通有利于向患者进行疾病预防宣传,指导疾病治疗,针对病情有目的地指导患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叮嘱患者按时服药,戒烟戒酒,避免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小结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慢性的、需终身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研究显示[4]高血压疾病是由于患者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如长期的吸烟、喝酒患者长期处于紧张、失眠、抑郁的生活环境下造成的。再加上老年人生理因素,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暴露出许多心理问题和新的疾病、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且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长期反复发作,均为能导致死亡的危、急、重症。本文通过118例样本病例调查发现心理问题、饮食问题、便秘问题,失眠问题、用药问题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问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7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