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95391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王琥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70例ASAⅠ~Ⅱ级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观察组麻醉用药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对照组麻醉用药为氟哌利多复合芬太尼。观察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镇痛维持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术中麻醉效果好,牵拉反应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胃区疼痛、恶心等牵拉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可以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改善麻醉效果,降低牵拉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时常采用硬膜外麻醉,术中牵拉或处理阑尾时病人常诉胸口疼痛、恶心、呕吐、鼓肠。为减轻其不良反应,常需辅助镇静镇痛药[1-2]。本研究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10月在我院就诊的急诊阑尾切除手术患者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8-44岁。ASA病情分级Ⅰ~Ⅱ级。术前凝血功能检查正常。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观察组麻醉用药: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对照组麻醉用药:氟哌利多复合芬太尼。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和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常规无创监测心电( EKG) 、收缩压( SP) 、舒张压( DP) 、心率( HR)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上肢静脉开放,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液5~ 10ml / ( kg·h) 。选择T12~L1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为2%利卡多因 3 ml + 0. 75% 罗哌卡因10~13 ml,麻醉平面控制在T6-L3。切皮前观察组静脉缓慢注入咪达唑仑0.06 mg/kg和舒芬太尼0.2μg/kg,对照组组注入氟哌利多50 μg/kg 和芬太尼0.75μg / kg。在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均面罩吸氧 3 L / min。

    1.3 观察指标

    感觉阻滞采用针刺法,测定痛觉消失平面。硬膜外给药30分钟内,每2分钟测定一次感觉阻滞平面。记录感觉阻滞平面达 T8(设定为起效时间)时间及最高阻滞平面,镇痛持续时间(指给药至切口开始疼痛时间),术中镇痛效果,术中胃区不适、恶心、呕吐以及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牵拉反应。当SBP<90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30%时静滴麻黄碱(10mg/日);SpO2<94%时吸氧; HR<60次/分并影响血液动力学时静滴阿托品(0.5mg/次);出现恶心,呕吐时静注氟哌利多(3mg/次)。

    1.4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每一指标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平均高出对照组2个节段(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胃区疼痛、恶心等牵拉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X±S)

    3讨论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μ阿片受体高选择性激动药,其脂溶约为芬太尼的 2倍,更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而迅发挥药理作用; 镇痛效果是芬太尼的5~10 倍,镇痛时间长而不良反应少,所以临床应用广泛[3-4]。咪达唑仑是一种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药,通过对 GABA 调节蛋白的抑制,增强 GABA 的作用,有抗焦虑、催眠、抗惊厥、肌松和顺行性遗忘等作用,还可增强其他麻醉药的镇痛作用[5]。

    本研究表明,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可以缓解交感神经兴奋反应,能提供适当的镇静程度,并能够基本消除因内脏牵拉而产生的反应反射,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硬膜外麻醉用药方法。

    参考文献

    [1] 高志秋,满忠.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4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