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313118
老年起病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3期
     (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潍坊,261100;枣庄市市立三院,山东 枣庄,277100)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8岁,因“四肢震颤1年”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震颤,逐渐发展到左上肢及双下肢,症状晨轻暮重,紧张时和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从未诊治。入院查体:K-F环(-),神清语利,表情正常,四肢震颤明显,肌张力增高,尤其双上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腱反射对称活跃,指鼻、跟膝胫试验尚准,轮替试验笨拙,Romberg征(-),UPDRS 27分。甲功、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大生化、颅脑颈髓MRI、肌电图、脑电图均正常,新斯的明试验阴性。初诊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口服美多巴62.5mg,2次/d,用药第2天症状即明显减轻,7天后症状缓解,UPDRS9分。随访11个月,效果稳定,药量未加大,无不良反应。2 讨论

    DRD是一种很少见的多在儿童期起病的遗传性进行性运动障碍性疾病。65岁以上起病者极罕见,国内外见零星报道[1,2]。老年起病的DRD,极易误诊为帕金森病,其特点有:1)多以震颤起病,往往从上肢开始,渐波及下肢。症状晨轻暮重,睡眠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缓解,很少有表情肌改变;2)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无肌力、感觉、小脑、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受累表现,智能正常;3)不论病程长短,头颅影像学检查多无异常;4)进行荧光多巴同位素标记PET扫描,显示纹状体多巴摄取率正常;5)对小剂量多巴制剂治疗反应良好,其症状可获得戏剧性改善;6)需终身服药,疗效持久恒定,无症状波动现象,预后良好;7)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正常,无变性,神经元内多巴胺含量无明显减少,无胶质增生、包涵体及Lewy小体,这与帕金森病有着本质区别。总之,只有对老年起病的DRD有了正确和全面的认识,今后再遇到此类病人时,才能做到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有效治疗,避免误诊误治。参考文献[1] 马聪敏,段智慧,李万辉.成年起病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4例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3(4); 285-286. [2] 袁泉,孙文君,贾建平.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0例临床特点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17(2);115- 116通讯作者:郑敏, 百拇医药(郑敏 种会 马宾宾)